2024年1月12-14日,第一届大湾区心血管研究与转化论坛(GBA-CRTF 2024)在深圳盛大举办,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心血管转化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高规格活动,本届大会吸引了诸多大咖到场,其中,在开幕式上,胡盛寿、颜宁、Joseph Wu、杨宝峰、刘德培、陈义汉等中外院士先后从各个维度汇报了心血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开幕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担任主持人。
图片依次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胡盛寿院士、深圳市医学科学院颜宁院士、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Joseph Wu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按报告顺序排列)、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开幕主持)
本届大会秉承“创新、转化、协作”理念,聚焦心血管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转化动态,构建学术界与工业界深入交流的平台,致力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心血管医学研究的互融共通。
13日下午,倚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朱晋桥先生受邀参加医药研发论坛,发表了题为“脉动生命:千亿级别赛道的全景扫描”的主题报告,从投资人的视角深刻解读了心血管诊疗前沿发展及投资机会,详细介绍了倚锋资本十多年来在生物医药赛道的投资经验积累,并分享了倚锋资本在心血管领域的具体投资案例。
心血管病病程长、发病率高、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已被公认为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心血管病患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如果防控不力不但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而且还会加重传染病等其他健康问题的危害。
在演讲中,朱晋桥亦援引数据指出,根据WHO统计,约有43%以上死亡人数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预测,国内心血管现有患者人数高达3.3亿。
他在现场具体列举了几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例如,中国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递增,1990年到2016年发病率翻了2.1倍,病亡人数翻了2.4倍。
同时,他还提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加剧了心血管发病率,心血管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心血管患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
除了患病人群基数大,从临床需求看,心血管行业也并非处于完全饱和的状态,技术端上,瓣膜、心衰等领域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冠脉、起搏器、封堵器等相对成熟的领域,临床需求也未完全满足,产品仍在持续优化。
朱晋桥表示,心血管领域自古就是药械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既创造了他汀这样的史上第一畅销药物传奇,也诞生了冠状动脉支架这样的千亿级产品,不过心血管行业亦有较高的竞争壁垒,这一领域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兼具法规认证壁垒和品牌渠道优势,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能立足。
基于以上种种判断和行业壁垒所在,只有看得懂的投资机构才能在心血管领域展开精准布局。
作为国内第一批生物医药专业投资机构,朱晋桥指出,倚锋资本凭借专业的前瞻性洞察力,先于市场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重点挖掘具有全球权益、first in class的项目。”
在朱晋桥看来,投资就是挑选合适的团队做合适的事情,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投资。此外,面对临床转化产生的项目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朱晋桥还总结了这样一条筛选原则:能够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为此,倚锋资本组建了专业的投研团队,有“医”和“药”的分工,药理团队看药理和机制,医学专家从临床、市场的角度出发,分析某个领域的产品是否能够或即将能被市场所应用。“医药投资就是这样,药理再好,没有站在医生的角度看有没有病人用,也不行。”
面对心血管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倚锋资本也凭借自身专业性与过往十多年投资经验积累,深入挖掘潜在机会。目前,在心血管相关的精准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倚锋资本均有所布局。
倚锋资本在心血管诊疗相关领域布局的部分项目一览
例如在药物治疗上,倚锋已投的亨利医药(KBP),其研发的一款用于治疗未控制的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III期临床新药Ocedurenone(KBP-5074),2023年10月被诺和诺德以13亿美元收购;茵诺医药研发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药物YN001,有望成为该领域的颠覆性治疗方法,几个月前,该药物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顺利完成国内I期临床首次受试者给药。
此外,倚锋资本还前瞻性布局了核心医疗,2023年6月,其自主研发的Corheart® 6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正式获得NMPA批准上市,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电池续航时间最长、外携设备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
具体而言,围绕心血管诊疗领域的前沿发展与技术革新,倚锋资本将持续以临床需求和商业化潜力为核心出发点,从革新性的创新技术、产品、团队切入,捕捉核心要素驱动和显著价值增长的机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利现场提问
报告结束,现场氛围其乐融融,多位嘉宾想要展开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利提出问题:一个成功的转化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对于投资机构而言,究竟是倾向于投资人还是投项目?
对此,朱晋桥指出,两者并不完全矛盾,投资本身就是投人,好的创新药企团队要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强大的商务能力和长远的眼光,同时,科学家创业拥有核心的技术作为基础,才能通过投资机构的专业赋能真正实现商业化发展。